踏出關山車站坐上謝老闆的車,一路往南橫的向陽工地直上,正隨著蜿蜒南橫欣賞沿路風光,車子突然停了下來。謝老闆下車往土地公廟旁的小住家走,雁子跟著,只見她跟著一位阿婆聊著一些,從不刻意但隨興的聽著,潛藏深層記憶的海口聲音卻吸引住雁子,那麼的平淡卻是那麼的特殊熟悉。
雁子等不及插話詢問阿婆故鄉那裡?阿婆訝異的回答「鹿港」,雁子喜形於外的追問阿婆鹿港的那裡? 阿婆有所遲疑的回答「草港」,賓果!遠方遇家鄉人,頓時讓心情愉悅許多!
其實,阿婆自八七水災後就離開彰化鹿港家鄉先到南部,再輾轉來到台東海端的南部橫貫公路深山落腳,轉眼已經50年了,阿婆每年清明都會回鹿港家鄉掃墓祭拜祖先。湊巧的是公司向陽工地施工期間工作團隊就租宿於阿婆的住家。
回想第一次進入台東的南橫,應該是剛進水利局規劃總隊工作期間的第一個計畫「台東新武呂溪進水口後方取水工程評估」,當工作團隊從台中出發到高雄轉公路巴士到台東(當時南迴鐵路尚未完工通車),再從台東坐火車到關山住宿一晚,隔日如何進入南橫新武呂溪卻已完全沒有記憶。
第二次進入是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之前,一路從南橫西邊的台南南化水庫、甲仙往東邊上來,沿路看著破碎地質邊坡,開起車來有點寒,穿過大關山隧道後已經是下午四點,再往東進入台東轄區的向陽、利稻,沿路濃霧能見度極差開車只能非常小心,說實在的還是不知南橫台東段長個甚麼樣子!
從池上出發經台九線過了池上大橋,轉進小路很快海端車站就在眼前,海端車站介於池上與關山之間,是一個台鐵的招呼站,也是進入東線鐵路進入台東縣的第二個車站,看著海端車站不再使用的場站,一陣鼻酸如同彰化台鐵宿舍的情景!也許單線鐵路已快成為歷史,也許停靠軌的道岔轉轍器已過時,但活化的公園設施卻無法搭配腳踏車補給站或便利超商嗎?
曾幾何時終於知道海端鄉就位於南部橫貫公路的台東段,向陽遊樂園區和利稻部落都隸屬於海端鄉,海端鄉公所、海端車站正是南橫公路的東段起點,只是在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之後,東西道路已斷,再次進入海端向陽,雖然終於能夠看清楚南橫東段及新武呂溪的真貌,但破碎的山河何時才能修復?也許休養不干擾是這塊土地最佳的良藥!也許給予這塊土地更多的尊重會有相容的和諧!
回程,經過利稻部落,謝老闆預約細柔的有機小番茄,吃在嘴裡有入口即化的美好滋味,感謝,每次進入台東都是收穫!